本网讯(特约记者/王静玉) 8 月 14 日,范蠡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2026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在1教331会议室举行。
论证会特邀南阳市财政局会计科科长王琳、南阳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总审计师孙磊、南阳注评协行业党委成员及河南君广信会计师事务所主任陈全武、南阳万德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副总董峰、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益民、南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副主任陈璐、牧原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王鑫、牧原集团财务部办公室主管邓一洋、南阳恒信达税务师及税务所主任杨其勇等多位专家对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论证和指导。范蠡商学院院长郭永奇出席论证会,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由范蠡商学院副院长周青浮主持。

会上,杜主任详细阐述了财务管理专业 2026 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方向,并介绍了新申报专业内部审计的审批进度。随后,与会专家们结合各自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围绕行业发展现状、人才缺口以及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期许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同时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家们聚焦 “精炼专业、扩大实践实训” 的核心思路,从基础课、核心专业课、拓展课三个维度给出建议。对于基础课,专家们认为应夯实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等核心基础,删减部分与专业关联度较低的理论课程,避免知识冗余,让学生集中精力掌握专业学习的 “基本功”。核心专业课则需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例如在财务管理专业中强化财务分析、数据挖掘和风险管理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块,内部审计专业需要增加审计软件操作、案例模拟等内容,确保学生能直接接触行业前沿知识与技能。拓展课可适当引入跨界课程,如数据分析等,同时减少纯理论性拓展课程比例,多采用 “课程+实训项目”的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专家们普遍指出,当前不少毕业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面对真实的财务工作场景时手足无措,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导致他们上岗后不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需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二次培训。更让人担忧的是,部分毕业生由于对职业发展缺乏清晰认知,频繁跳槽,不仅影响个人职业成长,也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困扰。

多位专家结合自身的职业轨迹,着重强调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尽早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从而在就业时能够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郭永奇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学院将认真吸收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积极推进多项举措。一方面,将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专业就业现状、发展前景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将组织优秀学长学姐返校分享经验,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贴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参考。此外,学院还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结合课程设置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编辑/周青浮 审核/闫合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