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阳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行政关于推进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实现电子商务学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院和地方、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积极推动转型发展,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现状分析
学院主动对接南阳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利用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学院各专业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主动与相关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与社会各界初步建立了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学院的整体发展。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校专业良好地对南阳市区域优势产业。学校对接了南阳市区域主导产业,并形成了传统优势。对接商贸与物流产业,开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尤其是作为豫西南最早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院,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先后为社会培养电商人才近1000余名,并先后被南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商务厅、南阳市商务局授予“南阳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南阳基地”、“南阳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地发展。学院坚持“学研产相结合”为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地方需要,大力开展校企、校地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近年来,我院为政府的产业发展发展出谋划策,先后与南阳市商务局、南阳市高新区、内乡县人民政府进行深度合作。参与起草和讨论南阳市电商产业发燕尾服规划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文件,作为南阳市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制定南阳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评选标准和参与示范企业评选。
3.在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学院有多位教师长期为企业做经济理论报告,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及其它服务。尤其是电子商务学院成立以来,与杭州一扇门集团共南创建南阳电商联盟等。先后为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盛鑫置业有限公司、南阳电视台新农村栏目、河南省科技厅“三区”人才培训项目等进行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训和策划,赢得了较好的社会赞誉。目前,学院与6家河南本地企业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稳固的实习基地和教师服务的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工作缺乏系统性,没有将学校校企合作工作形成系统化管理体系;合作专业及项目与区域产业、新兴产业的融合度、吻合度还有待提高。
2.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的较多,深度合作的项目和单位较少,创新合作形式力度不够。
二、基本理念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我院专业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学院优势,密切关注地方和企业需求,找准与地方人才需求和企业的接合点,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合作,形成校地校企供需结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二)基本原则
1.资源共享的原则
建立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原则,校企合作单位之间在设备、师资、技术人员、教育技术信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产教结合、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现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的效益。
2.优势互补原则
坚持优势互补原则,实现学院和企业之间地域、空间、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员工培训指导,发挥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和科研优势,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改革,实现师资和专业的优势互补。
3.平等互利原则
建设以诚实守信、互利共赢为合作基础的校企合作体制,通过调动和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降低办学成本;通过发挥企业和行业优势,为企业和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了学院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均获得最佳效益,实现校企共赢。
4.共同发展原则
坚持校企共同发展原则。面向区域、面向行业、对接产业,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服务,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合并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通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服务产业,通过技术研发合作与应用技术推广引领产业的发展,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7-2021年,我院校企合作工作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才为目标,依托地方和区域行业企业,实施“校、政、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立体推进”校企工作方针,探索适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地方特色和学院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学院和行业协会、企业及地方政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岗位课程,联合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院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根据我院专业特点和学校要求,以产教融合和校企校地合作为突破口,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多项服务,力争实现横向经费每年每个专业10万的目标;
(2)在学校“新概念”就业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夯实基础性工作,使实践教学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和开放化。到2020年,在全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建立1-2家大型实习就业基地,在本省范围内新增5家实习就业基地。
(3)争取到3年内引进3-5家行业企业入驻学院电商实训基地,基本形成校内实训实操化;每年新增与企业合作项目1到2个,
(4)科技服务团队每年争取2个左右的项目,基本形成教学、实习、就业和社会服务良性发展的态势。
(5)积极参与南阳地方经济的谋划与建设,特别要利用电商发展的良机,加强与市商务局及各县(区)的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咨询、建议,争取成为各县(区)电商产业发展智库;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一个校地电商合作样板和典范。
(6)继续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省委组织部的博士服务团项目,市委组织部推动的“百名人才进百企”等帮扶活动等。
2017-2020年电商学院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规划
专业名称 |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市场 营销 |
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个数) |
2 |
3 |
3 |
4 |
4 |
合作订单点班 |
0 |
0 |
1 |
1 |
1 |
校外实践基地个数(个数) |
1 |
1 |
2 |
1 |
1 |
科技服务团队合作项目 |
1.建立2个科技服务团队 2.合作项目2个 |
2 |
2 |
2 |
3 |
教师到企业实践 |
1 |
1 |
1 |
1 |
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个数) |
2 |
3 |
4 |
4 |
5 |
合作订单点班 |
1 |
2 |
2 |
2 |
3 |
校外实践基地个数(个数) |
1 |
2 |
1 |
1 |
1 |
科技服务团队合作项目(个数) |
1.建立1个科技服务团队 2.合作项目1个 |
2 |
2 |
2 |
2 |
教师到企业实践(人数) |
2 |
2 |
2 |
2 |
2 |
电子 商务 |
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个数) |
2 |
3 |
3 |
4 |
4 |
合作订单点班 |
0 |
1 |
|
|
|
校外实践基地个数 |
1 |
2 |
2 |
3 |
4 |
科技服务团队合作项目(个数) |
1.建立3个科技服务团队 2.合作项目3个 |
3 |
4 |
4 |
4 |
教师到企业实践(人数) |
1 |
2 |
2 |
2 |
2 |
四、重点任务
(一)积极构建“双主体”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联系,努力把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的支持通过组织、制度、政策、活动等形式给予固化。根据学院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在总结学院校企合作经验和借鉴其他高校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双主体,政、校、行、企联动,学校办学定位与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专业与产业(行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与岗位要求、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二)引企入校,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利用学院刚刚建立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汇森楼四楼),积极推进校企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专业群积极建设功能完善、设备一流的校内仿真实验实训场所,保障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地方府共建研发机构,除了自筹资金外,还要大力吸引企业资源,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通过学生顶岗参与生产,实现校内全真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仿真公司、仿真企业、仿真工作、仿真实验实训。
(三)拓展办学空间,大力推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所有专业都要选择2-3家产业内的骨干企业建立相互依托、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拓展学校办学空间,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真实工程背景的实习场所,以及为专业教师提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场所。要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专业负责人要经常性与实践基地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保持联系;要积极聘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专家、高管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发挥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积极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用,通过专业教师和基地企业技术骨干联合指导来完成学生毕业设计。
(四)强化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积极推行与公司运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各专业要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切实做好与用人单位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合作,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实现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
(五)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积极参与省委组织部的博士服务团项目、市委组织部推动的“百名人才进百企”项目及合作单位合作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观摩、调研。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激励机制,利用暑假等期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六)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地方和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院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五、建设保障
(一)组织保障
校企合作处统一指导和协调,为各学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牵线搭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对接。学院成立“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小组”,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教育特点,开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就业创业、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教育改革、创新和建设。
(二)制度保障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要经常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大力宣传,以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
2、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培训领域,师资和经验仍显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3、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既是校企合作的协调员,也是项目推进的责任人。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工作不力的及时调整,以确保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保障
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按照学校要求,在包干经费中拿出一定的费用,保障校地校企合作的有序推进。